第一部分 纪念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逝世十周年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发言
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纪淸远发言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王志纯发言
北京画院 理论研究部主任吕晓发言
座谈会由北京画院艺术部主任乐祥海主持
娄师白先生长子娄述德发言
娄师白先生孙女、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长娄明发言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杨永昌发言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长助理贾国栋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纪淸远、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王志纯、娄师白先生长子娄述德、娄师白先生孙女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长娄明、副会长杨永昌、会长助理贾国栋、理事杨东亮、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吕晓,以及部分在职画家、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艺术部主任乐祥海主持。
座谈会围绕娄师白先生,充分讨论了他多彩的艺术人生、艺术观念与艺术手法,到场嘉宾聚焦于齐白石和娄师白先生的师生情谊,从师徒之间的珍贵合影照片、书画题跋、交往信函等资料,探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座谈会上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首先发言:首先感谢娄老对北京画院的支持,以及帮助北京画院鉴定梳理齐白石作品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从今天在场展出的作品现在看起来依然有深远意义。第二,娄老留给北京画院的作品是很精美的。今天在这里一起追思娄老,怀念他、感谢他对北京画院、对国家的贡献,表示深深的谢意。
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纪淸远谈到:娄先生的品德是非常值得尊敬、敬佩的老人,可以说他是继承齐派第一人,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讲究传承,他比其他学生在继承齐白石绘画艺术精髓上是最好的,他的功力绝对是学到家了,我们永远缅怀他。述德兄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工作,希望今后继续做下去,娄老艺品、人品弘扬光大。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王志纯谈到:娄老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对齐白石艺术的传承、传播,培养了很多学生, 通过很多资料看到娄老与齐白石的亲密关系,对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吕晓谈到:娄老师在继承与创新上有突破,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一点是非常棒的,值得大家去学习。
座谈会上,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的长子娄述德致辞,通过幻灯片,分为三个部分向大家展示了父亲与恩师齐白石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与会者讲述了父亲与恩师齐白石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一、 娄师白与齐白石相关的照片资料
从师徒关系上看,齐、娄两家相识颇有渊源。1932年暑假后,祖父娄德美去香山慈幼院上班,在等待长途汽车开车的时候,听到操着同样湖南口音的长者说话。因是乡音倍感亲切,便起身问老人到哪里去,并开始攀谈……通过这次谈话祖父认识了齐白石。恰巧,白石老人送两个孩子在慈幼院读书,两家在城里住的距离只有三四百步远。从此,白石老人常到家里来,托祖父照顾在香山慈幼的两个孩子,并常带些生活用品等,双方走动开始频繁。后来,来往的事情就由父亲代祖父做了,父亲14岁时就开始登堂入室进入了齐白石家。
父亲从小就喜欢画画,经常给祖父的朋友和同事画扇面。认识白石老人之后就开始模仿着他的画法画。一次白石老人来家里,看到了桌面上晾着的十几幅扇面后,大为夸奖,并对祖父说:“你们这个孩子胆子很大,敢画,笔墨很像我,我愿意收他做徒弟,好好教教他,我们两家‘易子而教’如何?”听到这番话,全家人都非常高兴,那是在1934年立秋前的一天,16岁的父亲在祖父母的带领下,来到齐白石家里行了叩头拜师礼,成为白石老人最小的一名正式门徒,白石老人亲自为父亲取号“师白”、赠斋名“老安馆”。父亲非常珍视这份师生缘,亦步亦趋、毕恭毕敬地向恩师白石老人学习。就这样,祖父负责照顾白石老人在香山慈幼院读书的两个孩子,白石老人如愿收下了这名学生。自此,直至齐白石大师逝世,一起学习、生活、成长达25年之久。
1936年娄师白与恩师齐白石先生合影于齐老院内二门前
1938与恩师齐白石(出席刘冰庵拜师会后合影, 前排右二为齐白石,前排右一为娄师白)
1939与恩师齐白石(参加齐家婚礼做伴郎,后排左三为齐白石,二排右三为娄师白)
1941与恩师齐白石(做为见证人,参加立胡宝珠为继室及南北方子女财产分家仪式后合影,前排右四为齐白石,二排右一为娄师白)
解放前时局动荡,盗匪猖獗。为了加强门户管理。白石老人想要在他自己居住的三间北房和东厢房加上一道铁栅栏。这项工程由父亲和祖父俩足足忙了一个多月才完工。白石老人对此十分满意,从此“铁栅屋”便成了白石老人在画上题的一个新名词。
由于两家彼此的相识、相交、相知,白石老人非常喜欢父亲忠厚老实和勤奋聪颖的天性,把他视为己出,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几乎每天父亲都要出入齐门,除帮助老师理纸、研墨、备色外,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由父亲来办、很多重大的活动也都由父亲陪伴参加,并作为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上面的几张照片,表达出了白石老人对父亲的信任、器重,和师徒如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1956与恩师齐白石(祝贺齐白石96岁生日,前排左起为娄师白、叶浅予、王雪涛,吴一舸,二排右起为刘开渠,吴镜汀、陈半丁、齐白石、老舍、王朝闻、胡洁青、郭秀仪、后排左起为曲则成、秦仲文、惠孝同、陈缘督、徐燕孙、王曼硕、吴作人、李可染、华君武、蔡若虹)
1958年,由文化部委派娄师白刻印《白石》、《齐白石遗作展》两方,用于举办“齐白石遗作展”时盖在纪念册上的参观留念用印。
1982年为齐白石扫墓(前排左一起:李苦禅、李可染、吴祖光、新凤霞、娄师白、许麟庐、卢光照、郭秀仪。)
2009年娄师白患重病期间,临终的前一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弟子们的搀扶下,最后一次为恩师齐白石扫墓,2010年12月13日他与世长辞。
新中国成立后,白石老人已是九十高龄,其重要的活动依旧有父亲陪同在身边。1957年白石老人去世,文化部为其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大型的齐白石遗作展。受文化部委托,父亲抱着无比怀念和虔诚的心情,刻了《齐白石》、《齐白石遗作展》两方印,供参观的人盖在纪念册上,以作参观留念。
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是对先人怀念、崇敬、忠孝的表达,也是对后人的激励,它是优秀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父亲一生不忘师恩,尤其是在他重病期间,身体极为虚弱,行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在弟子们的搀扶下,做人生最后一次为恩师扫墓。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对老师的崇敬,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通过以上各个不同时期的照片,纵观父亲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尊师重道的楷模。
二、 齐白石在娄师白作品上的题词
雁来红
白石题字:娄生年小好学,从事不满百日,用笔能见老成,余为乃翁喜。甲戌冬白石山翁题。
残荷
白石题字:绍怀初学画此,能自创局格,将来有成。白石题
来福
白石题字:厂肆伦池斋得见余画必影印,获利不少,绍怀仁弟购得小小影印片,放大能得其用笔之趣,可谓善学矣。题记归之白石已亥。
东坡烧笋图
白石题字:东坡烧笋图。此图乃少怀弟制造,从来未见前人作过也,予喜之,因题数字,愿少怀自藏。白石丁丑。
贝叶草虫
白石题字:娄生少怀不独作画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读书,不与众争名,亦不为伍。戊寅白石题。
菊花
白石题字:娄君之子少怀之心手何以似我,我乃螟蛉乎。少怀画白石题。
芦蛙
白石题字:少怀弟能乱吾真,而不能作伪,吾门客之君子也。白石题。
葡萄
白石题字:予题少怀弟之画,皆非所请,予见其善,不能无言。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为父亲题词的作品有很多,但仅从上面展示的几幅题词中,即可感悟到他们之间亲密的师徒关系,以及师父对弟子的评价。
拜师后,少年师白深谙求知有途径,成功靠笃行的道理,勤勉学习、善于思考、苦练技法,时间不长就取得了令老师满意的成绩。在拜师不过百日的画作《雁来红》上,白石老人题词评价说:“娄生年少好学,从事不满百日,用笔能见老成,余为乃翁喜。”父亲牢记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认真学习、大胆创新。白石老人慧眼识珠,非常喜欢父亲的少年老成、学而不倦,并具有创造精神。他对父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预估了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在《来福 》、《东坡烧笋图》、《残荷》作品上,白石老人分别题写了“绍怀仁弟购得小小影印片,放大能得其用笔之趣,可谓善学矣。”、“此图乃少怀弟制造,从来未见前人作过也,予喜之。”、“绍怀初学画此,能自创局格,将来有成。”白石老人不但喜欢他的聪颖艺术天资,更喜欢他的人品。在父亲所画的《贝叶草虫 》作品上,白石老人题字:“娄生少怀不独作画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读书,不与众争名,亦不为伍。”在《菊花》作品上,题写了“娄君之子少怀之心手何以似我,我乃螟蛉乎。”在《芦蛙 》作品上,题写了“少怀弟能乱吾真,而不能作伪,吾门客之君子也。”这些题字,展示了白石老人对父亲的人品评价和褒扬。
白石老人为父亲题字的作品多达几十幅,但这些题词并不是父亲请求师父题的,在《葡萄》这幅作品上,白石老人题道:“予题少怀弟之画,皆非所请,予见其善,不能无言。”可见这些题词是因为白石老人看到了父亲画艺大进、画得好,不能不发表意见而主动题写的。这些题词,展示了师父对弟子的关怀、喜爱、评价与鼓励。
三、齐白石与娄师白来往的书信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信函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信函
少怀仁弟别来十日矣。借山事,请汝父子照料一切,不须件件赘白也。第一要事,汝在我北屋来睡,不可间断。子长散暑归来,要他到黎绍西君处。请伊并请探定报名并考试时日,介绍中学。吴迪生君处,也要去几次,请他介绍中学事。汝父亲,也要请他帮忙介绍一两处学堂去考试。以上数处若需报名费,汝全付,或归平山付亦可。要快付,若迟延,恐误考期也.汝画刻二事,要每日链锤。好在汝能用工,不必吾侪苦嘱耳。西山之学生暑假不必接回,请汝父亲费心劳神,代办为幸。白石示 又三月十六日 二月初七日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信函
少怀仁弟悉。闻汝睡我北屋未间断一宿,汝真有信男子,吾喜之。吾日内将往成都,吾家有家函寄蜀,一样之事,要写两函。见吾与平山书不尽一一。暑假汝要留心催老四报名投考,要多考几处。小兄璜白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信函
少怀仁弟来函悉。六尺枇杷,为吾得意作,应不出卖,即卖,非加倍不可。谢淑英女士欲代人谋。请五十元再少不卖,以至少五十元。若能五十元卖去,汝可用薄纸双钩其稿,并写明那一枝浓那一只淡。吾归,自用自稿,再画一幅收藏。奶妈日来又下工钱否,尽其工钱日满,即行退去之,另雇一人。初来之人,煤米勿使经手。吾弟日日来借山馆从无间断可谓有信,当时人不可再有也。甚感。尊双亲不另函恕之。
1936年白石老人去四川近半年时间,交待给父亲两件事,一是替他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为其代课,二是替他管家。上面的信函既是白石老人在四川时写给父亲的:“少怀仁弟别来十日矣。借山事,请汝父子照料一切,不须件件赘白也。第一要事,汝在我北屋来睡,不可间断。”当得知父亲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以后,来信说:“少怀仁弟悉。闻汝睡我北屋未间断一宿,汝真有信男子,吾喜之。”又来信说:“吾弟日日来借山馆从无间断可谓有信,当时人不可再有也。”五个多月后白石老人回到北京,对父亲完成任务的情况很是满意,并高度赞誉了其诚实可靠的人品,还把他最得意的一张八尺的大幅《残荷》赠给了学生,并给祖父母带了礼物作为对全家的答谢。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便签
少怀弟。中国银行陈品清,请予转请吾弟明日十一点钟,于西湖食堂便餐,可翩然一往,勿却也。 小兄璜 廿二日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便签
师白草堂之洋红与借山吟馆者试用之相差远甚,另纸画看。白石与师白弟话 三月初十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便签
闻汝有赭石墨可赠予一条否。如有,请交子长。少怀弟。老师 十四日
齐白石给娄师白的便签
少怀弟,今日买得丝瓜二三条,嫌其太少,尊处之藤上能有二三条否,如有,请赠我。良已多事,可令其勿动。 白石
父亲保留了许多白石老人写给他的便签,从上面几张反映日常生活来往的便签来看,其中无论是邀请吃饭、讨论洋红、讨要颜色、丝瓜,都从中可以看出师徒二人毫无隔阂,如同父子般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齐白石题赠娄师白斋号“老安馆”匾
父亲拜师后,白石老师开始教他篆刻,并为其刻名章。父亲原名叫娄绍怀,因绍怀二字没有讲究,没有文化内涵,于是白石老人想到了《论语·公冶长》孔子的一段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少怀二字更有意义,随后为父亲改名为“少怀”,取号“师白”,并刻了“娄少怀”、“师白”两方印以赠。后又赠斋号写匾 “老安馆”,以与“少怀”相互对应。
齐白石为娄师白诗集作序题写的两首诗
其一、“深信吟诗有别裁,一言半字重安排。何须苦读三千卷,好句都从天分来。”其二、“吾侪偷活不须愁,两字兵戈句莫收。后五百年出公论,是谁刀笔定千秋。” 少怀弟诗集题词,丁丑冬十二月,明日小年,时同在京华。齐璜
在日本侵华时期,看到日本宪兵烧杀抢掠,抓劳工。父亲做诗《沦陷之恨》写道:“掠地欺人恨不休,草间偷活内心羞。欲求三尺龙泉剑,斩尽倭奴项上头。” 以表达抗争。当时将此诗纳入自己的诗集,并呈给老师齐白石作了序。序诗中的“两字兵戈句莫收”既是针对父亲这首诗里写的,劝父亲不要将“龙泉剑,斩尽”等词写到诗里,以防遇到不测,受到侵略者的迫害,充分表达了对弟子深深关爱之情。
父亲珍藏了所有与恩师来往的珍贵史料,含盖了白石老人赠与父亲的斋号匾额、为父亲刻的名章、为父亲题词的作品、来往的信函及便签等。虽经过了伴随他一生的几十年沧桑岁月,且冒着极大的风险躲过了文革的“扫四旧”、“抄家”运动,这些资料被毫发无损地保留了下来,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娄师白九十华诞艺术展时,向观众进行了公开展示。父亲视这些资料的珍贵远超过了其他珍宝,因为这里面记载着师徒二人浓浓的深厚情谊,他终生不能割舍。
齐白石推荐娄师白入北京中国画院信函
负责同志:娄少怀是我最好的学生。十四岁时即从余学画。后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曾执教于京华美术学院。今愿其转为人民美术创作工作。使其发挥所学。以贡献于人民。故为之介绍。此致 敬礼 齐白石 二月八日(原件藏北京画院档案室)
这封推荐信是我们在2006年为筹备娄师白九十华诞艺术展,到其所在单位北京画院收集资料时,在其档案室发现的。推荐信写于1957年,当时正是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筹建北京画院之时。白石老人实际已有九十三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他在当年2月8日写完推荐信后,五、六月间,还游览陶然亭。九月十五日突然卧病,十六日转剧,六时四十分逝世。因此,该封推荐信是齐白石对父亲娄师白的最终评价“娄少怀是我最好的学生”,也是对父亲的最后关爱。在齐白石的推荐下,父亲进入了北京画院,成为首批画师,从此走上了专职书画研究的发展道路。
齐白石一封走后门的信(照片来自网络)
龚滕先生鉴:不相见数月矣。今有求者。白石有门人娄少怀。得新民会函。令从军宣抚。少怀体弱。心脏之病不时常作。恐中途误事。故求先生向军报道部开说。取消该生。不胜铭感之至。即请仁安。齐白石拜 四月二十六日。
最近“齐白石一封走后门的信”在网上盛传,资料非常珍贵,但尚不知原创作者。信是白石老人给一位日本当时有权势的龚腾先生写的,意在通过该人的关系,取消日本抓兵娄师白,令从军宣抚之事。信中说:“少怀体弱。心脏之病不时常作。恐中途误事。”实际上父亲当时并无心脏病。 这封信,充分显示了白石老人对父亲的关爱,也反映了师徒二人抗争日本侵略者,不为侵略者卖命的民族气节。
纪念座谈会缅怀了娄师白先生德艺双馨的人品,学习了先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尊师重道的传承精神、服务时代的创新精神、有教无类的育人精神和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在中国新时代的今天,娄师白先生的艺术品格、“师白精神”,依然为当下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启迪,相信他为人民服务、为时代发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创作观,必定历久弥新,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第二部分 纪念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逝世十周年祭拜活动
12月13日上午,在娄师白大师逝世十周年的隆冬时节,万佛陵园娄师白墓碑前,气氛庄严肃穆、隆重而热烈。纪念仪式开始,40多名弟子及会员,聚会于墓碑前,大家集体默哀,向恩师娄师白三鞠躬,表达了对恩师深沉与诚挚的缅怀与敬意,纪念这位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
祭拜现场
娄师白长子研究会名誉会长娄述德讲话
祭拜现场娄师白长子研究会名誉会长娄述德首先讲话:今天是先父十周年祭日,首先对前来祭奠先父的各位会员和师兄弟,表示真诚的感谢!
2010年的12月13日,是先父娄师白先生辞世的日子。岁月匆匆,转眼至今已整整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宛然还在眼前,他的艺术成就依然光彩照人,他的高尚品德仍然激励着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的弟子们奋勇前行。
先父去世后,我们举办了纪念他去世一周年、三周年、五周年,诞辰95周年、100周年等一系列的活动,旨在传承他的优秀艺术和高尚品德。最近的2018年纪念先父诞辰百周年活动,成功举办了大型纪念展。文联、文化部、美协、部队的主要领导、著名书画家等一千多人出席了开幕式,盛况空前。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到场祝贺并给予先父高度评价。在召开的百年纪念座谈会上原文化部高占祥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娄师白先生的人品、作品皆为上品,‘德艺双馨’”。座谈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与先父接触后的切身体会与真实感受,给予了先父高度赞誉,并总结出了“师白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艺术可以无国界,但艺术家是有祖国的,这是先父坚守了一生的信念。
先父一生经历了国民、日本侵华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在日本侵华时期,看到日本宪兵烧杀抢掠,抓劳工。先父做诗《沦陷之恨》写道: “欲求三尺龙泉剑,斩尽倭奴项上头。” 以表达抗争。当时将此诗纳入自己的诗集,并呈给老师齐白石作了序。
先父为了躲避日本人抓兵,还曾装疯住进医院一段时间。最近网上流传的“齐白石一封走后门的信”使此事得到了印证。信是白石老人给一位日本有权势的龚腾先生写的。信中说:“白石有门人娄少怀。得新民会函。令从军宣抚。少怀体弱。心脏之病不时常作。恐中途误事。故求先生向军报道部开说。取消该生。不胜铭感之至。”实际上先父当时并无心脏病, 这显然是先父的意思,在师徒的共同努力下,父亲躲过了一场劫难,这反映了他们不为侵略者卖命的民族气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写了《欢呼胜利》的诗:“抗日八年颂战功,中华光复九州同。今朝日本投降表,家祭欢呼告列宗。”表达了胜利后的喜悦及爱国之心,民族之情。新中国成立后,在他《庆祝新中国成立》的诗写道:“天安门上日瞳瞳,照亮神州满地红。重定国名惊世界,欢呼万岁毛泽东。”爱国之心得以激情表达。
文革后,一幅完成于1982年的巨幅画作《春满人间》,借明媚春光、莺歌燕舞、鲜花盛开的景物,表达了文革后政治清明的喜悦心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盛行出国移民风,先父顶住了各个方面诱惑和压力,尤其是家庭内的压力,曾和我多次商量,表示我是中国画家,绝不移民到加拿大。最终,他永远地留在了生养哺育他的故土,留在了他所钟爱的祖国怀抱里。
他一向关心国家大事,每日必看报纸和电视新闻,尤其是海峡两岸节目,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能早日统一。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工作者,思想品德是根,继承创新是魂,先父就是这样一位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爱祖国者。
二、尊师重道的传承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甚至把尊师上升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的高度。在先父看来,立雪齐门,尊师重道是对他品德修养的铸造。在追随白石老人,做人学艺的25年中,他出色地传承了这一美德,并深受老师喜爱。白石老人在先父画上题词:“吾门客之君子也”;“真有信男子”;“我最好的学生”既是对他的评价。在礼节上,每年“三节两寿”必执弟子之礼,拜望老师。他认真完成老师交办的各项任务,如:帮助看管家务、房子加装铁栅栏、替老师打官司等等,不胜枚举。他立下了“誓把师传播五洲”的誓言,以报师恩。即使是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仍在弟子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老师墓前,行生命结束前的尊师之礼,不忘师恩,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做到了大爱大德。
三、服务时代的创新精神。艺术的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生不息、勃勃发展。先父全面继承了齐老诗、书、画、印艺术,在此基础上再求创新发展。经过几十年的艰苦研究、不断探索,提出了“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的艺术创作主张。在实践上,形成了既具有老师笔墨精神又自成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如:《蓖麻》、《鸭场归来》等等,这些优秀作品,歌颂时代、雅俗共赏,充满了正能量。理论建树和实践上的成功,究其原因,是他深入基层、扎根生活、服务群众的结果,使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得到了业界认可和公众的喜爱,为民族艺术的再发展、再创新,奋斗了一生。
四、有教无类的育人精神。“誓把师传播五洲”是先父对恩师白石老人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他著书《齐白石绘画艺术》(四卷本),毫无保留地介绍了“齐派”的绘画技法。为使艺术走向大众,满足爱好者的需求,先父恪守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不设求学门槛、不分地域年龄、不收学费,只要热爱民族文化,渴望学习“齐派”艺术,皆可作为学生培养。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大批的弟子,有工人、农民、教师、商人、军人、干部,遍及全国及海外。他做到了教学相长、桃李芬芳。这些做法,弘扬了民族文化,普及了艺术知识,告慰了他的恩师齐白石后继有人。
五、投身公益的奉献精神。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真诚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公益是他的道德追求。一方面,先父带领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积极参与国家各个时期的重大活动、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在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利用展览会、笔会、捐赠义卖等形式,举办了向亚运会、奥运会、大学生运动会,抗洪救灾、抗击非典,迎香港、澳门回归等活动。另一方面,他自己本人为社会、为学校、为病孩等大量捐款捐物。积极参加单位北京画院组织的公益捐赠活动,并获得了北京画院颁发的《社会贡献奖》。他自觉地不求任何回报地担起了社会责任,履行了公民义务,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先父娄师白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他的“师白精神”犹存,鼓舞着我们后人和弟子们,走德艺双馨之路,为传承发展中国画艺术,为传承发展优秀璀璨的中华文化,为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娄师白孙女、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长娄明讲话
娄师白孙女、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长娄明讲话:感谢大家今天相聚这里祭奠我的爷爷,作为师白研究会新的一届会长,师白艺术研究会发展到今天,沁润了很多前辈们的心血与汗水,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对于研究会的未来发展,将与理事会成员和会员们一起,在市委统战部、市社团办的领导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民族艺术,努力使研究会的整体工作有新进步、艺术创作有新发展、会员水平有新提高。加强“师白精神”的道德建设,把娄师白“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尊师重道的传承精神,服务时代的创新精神,有教无类的育人精神,投身公益的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道德风尚、精神境界和德艺双馨的标准,引导会员们追求和弘扬、加强“师白艺术”的品牌建设。通过书籍、培训、艺术交流等形式加大宣传,利用研究会的资源与各大平台合作,形成品牌效应。要加强研究会的制度建设,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制度的权威在于落实。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保证研究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必须贯彻好、实施好。
娄师白弟子李海峰主持此次活动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 副会长杨永昌讲话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邓跃进讲话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邓治平讲话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鹏正举讲话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翟玉龙讲话
娄师白先生弟子陈富宽讲话
娄师白先生弟子任力 讲话
娄师白先生弟子李笑天讲话
追思会上,各个不同时期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表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恩师一生致力于齐派艺术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能作为娄先生的弟子,大家感到非常荣幸。表示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一定将齐派艺术、娄师白艺术传承下去,回报老师的栽培。这些发言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恩师的敬仰、敬重、爱戴、怀念。这些发言表达了弟子对恩师的告慰:“您的事业后继有人,您的遗愿弟子们一定努力去实现。”
大家一致认为恩师娄师白的一生是杰出的一生。今天追思恩师,就是为了学习他精湛的技艺、学习他高尚的品德,为传承发展中国画艺术,为将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